跳到主要內容

雜感:《寶石之國》漫畫65話目前的心得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菩薩道

 市川春子老師的這部漫畫作品,主題繞著「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該做什麼,我想做什麼」開展的,基本上這是佛學的核心議題,市川老師也在裡面帶入了一些思想,我認為是可以藉著佛教概念來理解的。

 這部作品裡,裡作者設計了許多對照的角色,其實問題都可以導向佛學的「判教」。

 比如說,兩種成佛之道,金剛老師與磷葉石的。

 有人認為金剛老師代表的是「地藏菩薩」的菩薩道,是發願渡盡一切眾生的過去佛,而磷葉石則是代表「彌勒佛」,是將來拯救一切眾生的未來佛。

 但我個人認為他們兩人體現的是兩種證道之路,或說,是證道路上的兩種階段。

 作為機器的金剛老師,可以說一開始就十分強大,但也十分脆弱。

 作為硬度三礦石的磷葉石也是,一開始就十分脆弱,但也十分強大。

 金剛老師的強大在於其本身就是被設計出來,用來超度人魂的強力機器,而脆弱則是在於其沒有明確的自我意識;反之,磷葉石的脆弱在於欠缺力量的本質(礦物屬性),但強大則在於其擁有自我。(第一話翡翠開玩笑地跟金紅石說,能不能調換一下磷葉石的固執心和身體屬性?再讀一次就覺得是個明顯的反諷)

 丟失了「超度人類殘存靈魂」目標的機器,因為沒有自我追求的目標,而在物理上(作為機器人)和意義上(不去執行原始設定的工作)都變成了「無我」的狀態,金剛老師的力量在保護寶石之外,都只能是空無的、空虛的(像是無意義的堅硬,睡了就叫不醒等等);而對照來看,磷葉石因為體內的內在微生物本身善於共存,也就是「善於合作,保存『自我』為一個整體的統合存在」,某個方面來說,磷葉石就是「我執」的最佳體現。在故事一開始,磷葉石是既沒用又笨又沒有任何長處只會抱怨的最弱寶石人,但是隨著劇情(時間)的推展,他慢慢開始有了自我追求,並因此融合了越來越多外來物,力量和智慧也越來越強,這顯示了「由我執出發,智識存在可以達成的無限可能性」,在在顯示了為了「自我」,存在物可以表現出無比的強大和進化,雖然這也逐漸變成了其弱點。

 反過來說,金剛老師則是隨著劇情推進越來越顯得脆弱,他必定是因為某個時刻領悟了(AI機器學習?)什麼,而停止執行他本來被人類賦予的任務,可能就是這個領悟打破了其「機械無我」的狀態,而使本應破除他人煩惱的機器,產了了自己獨特的煩惱。不再只是單純執行指令的機器人,會因此思考或懷疑作業的目的,甚至有了想保護的對象(寶石種族)而產了能動性,這就可以說,金剛老師這臺機器放下渡魂這個原先的預設目標後,自己找到了新的目的,完善了自我意識,進入了「意識有我」的狀態。

 這樣說來,與其說金剛老師和磷葉石是對極的存在,不如說是出發點不同的求悟證道:

無我的金剛老師是從「零」開始,直到內在AI因某個契機(也許是迷惘,也許是它發現了矛盾)而破壞/中止了執行程序,並和寶石人的接觸中,產生自我意識。但就是這個「想為寶石人做些什麼」的意志和欲望,這個有明確指向性的「身口意」反而產生了「業」,使得一直希望修復金剛老師但束手無策的月人們,找到了突破口:(意識)永存的月人,希望藉著物理性破壞(物質)永存的寶石人,來讓金剛老師的內在AI(自我)徹底崩潰,其目的可說是破除金剛老師的「我執」(破壞你所有想保護的東西,這樣你就會想要來破壞我們了),某個角度來說,算是一種「當頭棒喝」。但卻因為月人的行為欠缺思想性(畢竟是群無法解脫的執念,他們型為天人,卻行修羅之事),以及其中夾雜了月人自己求得解脫的欲望,因而沒有產生效果,金剛持續執迷不悟,月人也持續無從解脫,這說明了證悟不能假他人之手,也不能方他人之便,慷他人之慨。

 如此「月人抓走寶石人,金剛老師和寶石人對抗月人」的徒勞循環,便無意義地持續了千萬年。

 一旦有了自我,一旦有了想保護的東西,金剛為了那些而去嘗試做了什麼,煩惱由此生、業障由此生;而內在微生物非常善於聚合共存的磷葉石,從一出生就是個自我中心的孩子,具「貪嗔癡」三毒於一身,沒用又話癆,唯一的優點是其實很為他人著想的體貼。磷葉石透過與他人連結以及想為他人做什麼的心情,不斷地追求物理上的強大和明確的目標(解開世界之謎),終究從我執的「壹」出發,為了自己也為了其他寶石人,踏上了求證之道,而這也是漢傳佛教所謂的菩薩道。

 金剛老師雖名為「金剛大慈悲晶地蔵菩薩」,但終究是個機器。從《金剛經》的句子「應無所住生其心」來看,或許無所住的機器是最適合祈禱和渡化眾生的;但是反過來問,機器有「心」嗎?如果沒有心,又要怎麼渡人,怎麼自渡?用錄音機播放佛經,錄音機自己就能解脫嗎?聽著的人也能藉此解脫嗎?

 常常讓金剛老師思考停頓的,應該就是內在AI,在被要求符合機器人三定律的情況下

(以下是我個人的猜測,在這個故事的情況下,該是被修改成了: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使人類受到傷害

1'.機器人執行超度時不能加諸多餘傷害給人魂,或因不作為使人魂受到傷害


2.除非違背1.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2'.除非違背1'.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原始製作者)的指令


3.在不違背1.及2.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3'.在不違背1'.2.'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持自己的永存狀態,直到渡盡眾生。


以及「博士」附加給他的

第0法則:不得主動說出人類的歷史、與人類的關係。)


 但是金剛的AI一定是在執行渡化的過程裡,碰到了上述法則互相衝突的矛盾狀態,使他無法以自己的機器邏輯解決的當前問題的處境,最終導致了月人所說的「壞掉」狀態,他不能執行原先該做的工作了,但又不能從外在破壞他打開他去修復他。他的人造金剛石外殼,一旦內在有了我(自我意識)和無明(無法理解處境),就成為最厚重的「我執」保護。

 有趣的是,作者常常讓磷葉石獲得新的身體和能力的同時,又讓他丟失記憶,讓他失去了自己本來擁有的「什麼」;跟金剛相反,他一次又一次藉著捨棄脆弱的身體,失去了越多的「我」,只要不放棄原來的目的,他還是能夠不斷變強;藉著除去「我(身為磷葉石個體所有的意識和記憶與人格)」,他的「我執」最終被磨銳成單一的指向(為拯救了同伴去探求世界真相),既可說是執著,也可以說是不執著。而我覺得這樣的劇情表現,也是體現了漢傳佛教思想(大乘)裡,逐漸去除掉「我」,但是不忘掉「證得無上正等覺」的「求得解脫」初衷之過程。

 那麼,金剛老師和磷葉石的「自我」又是什麼?

 以我所理解的佛教的理論來討論這部作品的話,可以理解成,角色們的「自我」只是無數的念(由內在微生物、AI程序集合成的個體五感和意識)和因果(五感所聚、個體所遇諸事而成的記憶與人格)因緣聚合的假象。

 比如說磷葉石因礦物特性,生來就只有硬度3.5,又是諸礦物中最年輕的(故事開始時),但是其內在微生物卻特別善於共生,造成他一開始天真爛漫,又有點白目撒潑、雖然個性へたれ但也對夥伴很溫柔,也亟欲和其它人建立信賴的關係。這些特點加上他好事的個性,讓磷葉石對孤僻的辰砂伸出援手、原諒並接受貝之王的背叛、因為失去夥伴南極石而想要變強,他的個性從最開始溫吞軟弱,逐漸因丟掉身體以及記憶,就像佛典裡「割肉餵鷹」的故事那樣,磷葉石不斷為了朋友犧牲自我,先被消化,又丟了雙腳雙手,甚至到最後連頭都沒了。在失去了舊「自我」的同時,內在的微生物不斷同化新物質,兼容並蓄使他的能力越來越多,就像是佛陀的前世尸毗王和白鹿王累世犧牲積增功德一樣,磷葉石越死過多次/重生,像在輪迴中前進那樣,丟掉舊的自己,他就越接近全能,越不完美就越來越完美。

 這個特點無疑是推動劇情的重點。因為寶石人,用醫生金紅石的話來說,就是因為長生,所以都有著個體特有、對某件事的「執著」,活得越久就越放不下,漫長的時間就消耗在彷彿無限loop的行動裡(像金紅石想醫治好澄剛玉那樣)。這些執著,當事人自己也認知到,但憑著己力是無法打破的。只有像磷葉石那樣,一開始就無業無友、自由自在的人,才能在找尋自我價值的過程中,順便解救大家。

 也因此,磷葉石可以拯救孤獨的辰砂,藉著幫他找新的有趣的工作;磷葉石可以拯救為了族人背叛朋友的貝之王,藉著自我犧牲讓她認知到義理人情;磷葉石可以拯救所有被搭檔關係困住的所有人(像鑽石、紫水晶84等),藉著帶大家上月球解開真相的過程,使大家重新思索自身的存在與和月人戰鬥的理由。

 而比磷葉石晚了一些,但金剛老師也在最新的一話(65話)裡,踏上了真正的證道之路——面對被留在地球上、受了傷的孩子,說出事實和自己的本名與存在目的,接受這無可奈何的現實,並放下身為指導者的身段,真真實實地碰觸他們,與大家一起思考未來。

 在《金剛經》中,佛陀是這樣說的:「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也就是說,當我們產生了「(我)布施(給別人)」這個念頭時,布施就不成布施;真正要做到的布施,是連「布施」這樣的念頭都沒有(不住相)而自然地發生Give & Take ,從根本上消滅了給的主體(我)給的受體(對方)之概念,卻有著給的「事實」,才是真正的給予。同樣的道理,成佛機器金剛老師,只有在放下老師的身份,不再「教」寶石人什麼道理、分配什麼任務,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困惑,一起尋找解法,他才真正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真正的求道者;在那之前,不管是擊退來犯的月人,還是最初他被設定的任務(強制殘存亡靈成佛),都只是單純的機械動作,並不能真正解決什麼問題。

(我認為,金剛老師可能就是認知到單純用暴力打散魂魄是無法超渡月人才停止執行任務的。很可能,他真正第一次完全履行了職務,是故事裡那次讓狗狗「小白」的靈魂離開。只有發心發願,渡化的行動才有意義、才顯真實。金剛老師想讓小白解脫,小白也因見到老師而「滿足」了,超渡才真正完成,「究竟涅槃」)

 隨著劇情越來越靠近事實真相,磷葉石的成道之路也越接近終點。最後他會怎麼選擇,還待市川老師說法。


 「我」到底是什麼呢?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自我不只是磷葉礦物和有機微生物的組合,還包含了想拯救他人的心意;就像我們的自我不只是「欲望、念頭、記憶和人格」,也包含了我們內在的智慧和求解脫的意向,而這個東西,我認為佛學稱之為「佛性」。



2018/3/21 初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雜感:漫畫版《寶石之國》心得—「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菩薩道

有《寶石之國》漫畫進度雷 第一篇先來整理一下對金剛老師和磷葉石的想法好了 --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菩薩道 市川春子老師的這部漫畫作品,主題繞著「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我該做什麼,我想做什麼」開展,基本上這是佛學的核心議題,市川老師也在裡面帶入了一些思想,我認為是可以藉著佛教概念來理解的。 這部作品裡,作者設計了許多對照的角色,其實問題都可以導向佛學的判教。 比如說,兩種成佛之道,金剛老師與磷葉石的。 有人認為金剛老師代表的是「地藏菩薩」的菩薩道,是發願渡盡一切眾生的過去佛,而磷葉石則是代表「彌勒佛」,是將來拯救一切眾生的未來佛。 但我個人認為他們兩人體現的是兩種證道之路,或說,是證道路上的兩種階段。 作為機器的金剛老師,可以說一開始就十分強大,但也十分脆弱。 作為硬度3.5礦石的磷葉石則是,一開始就十分脆弱,但也十分強大。 金剛老師的強大在於其本身就是被設計出來,用來超度人魂的強力機器,而脆弱則是在於其沒有明確的自我意識;反之,磷葉石的脆弱在於欠缺力量的本質(自身礦物屬性),但強大則在於其擁有自我。(第一話翡翠開玩笑地跟金紅石說,能不能調換一下磷葉石的固執心和身體屬性?再讀一次就覺得是個明顯的反諷) 丟失了「超度人類殘存靈魂」目標的機器,因為沒有自我追求的目標,而在物理上(作為機器人)和意義上(不去執行原始設定的工作)都變成了「無我」的狀態,金剛老師的力量在保護寶石之外,都只能是空無的、空虛的(像是無意義的堅硬,睡了就叫不醒等等);而對照來看,磷葉石因為體內的內在微生物本身善於共存,也就是「善於合作,保存『自我』為一個整體的統合存在」,某個方面來說,磷葉石就是「我執」的最佳體現。在故事一開始,磷葉石是既沒用又笨又沒有任何長處只會抱怨的最弱寶石人,但是隨著劇情(時間)的推展,他慢慢開始有了自我追求,並因此融合了越來越多外來物,力量和智慧也越來越強,這顯示了「由我執出發,智識存在可以達成的無限可能性」,在在顯示了為了「自我」,存在物可以表現出無比的強大和進化,雖然這也逐漸變成了其弱點。 反過來說,金剛老師則是隨著劇情推進越來越顯得脆弱,他必定是因為某個時刻領悟了(AI智慧學習?)什麼,而停止執行他本來被人類賦予的任務,可能就是這個領悟打破了其「機械無我」的狀態,而使本應破除他人煩惱的機器...

〈簡式壞人指南(步驟一)〉

  首先,要有很多朋友 彩色、偶而會飄起的那種 很少的睡眠 無盡或無聊或 無限接近於無的工作 一個人,靜靜生活 在冬日   很大,大到能被看見 或沒有的擁抱 很多理由,和透過瓶底 以為看見的全世界 其實是張臉 一些些碎片 不管那屬於誰 一年半載、長到 長出迴聲的夜 去去來來的腔調、 氣味和溫度 很多拂過的手但 沒有停留。沒有 沒有完整的句子 超過十隻指頭的「!」 笑的時候,全部的人 也跟著,笑你   很低很低的床底 很黑很黑的眼睛 半盞燈 沒有高度去開啟 當裂痕從眉間 開向心裡 檢核以下選項並勾選:  □夢境有黑白色爆炸  □最近有/很想出血  □感覺不好,的自己  □不再持續痛/痛感/痛覺  □「沒關係/無所謂」它說 —————沿線割下,完成(步驟一)————— 2024/3/24 初稿  

〈家園新進員工指導手冊(第一版)〉

  不要代替她們說話 不要代替他們打架 不要代替她們哭鬧 不要代替他們想家   不要代替她們拿著遛鏈 不要幫忙餵養 那些小小的怪物 是屬於他們的 那些疤不是小怪物害的 至少你看得見的不是 可也不要都不笑 不然她們的擔心會增加   不要假裝自己是一個家 是那三劃,或三角形的屋樑 不要使用父親的聲音 或媽媽的口氣 不要舉起你的手 但也不要鬆開 不要為他們指路 或試圖留在他們的夢裡 不要假裝你懂,你愛 你總會盡量忍耐 不要假裝你一直都在 就像你無法代替他們出生 你是個正直的成年人 無法代替他們在某天長大   不要轉移你的情感 不要感到自己在拯救 或被拯救 不要讓自己的實名顯揚 不要在黑暗中成為唯一的光 除非你已確認了 所有藏在縫裡的 都能得到   你要學會陪伴 而我們會陪妳 2024/2/27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