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從穿衣品味來談
我是到了很久以後才能釐清自己為何那麼討厭《穿著PRADA的惡魔》這部片子。並不是因為其中它為時尚工業辯護的立場或捍衛某種意識形態下的美學觀與工作倫理(畢竟它用「無傷大雅」的內幕、批評、諷刺…來呈現商品拜物教徒的偏執、身心症似的身體控制政治學,穿插了描寫產業內部的明爭暗鬥居心叵測的人性與現實,符合我們對該產業的偏見預設,成功地掩蓋了這部片(基底)的認同,轉移了我們的批判焦點,其犬儒的反諷正是極大的偽善),或職場版「麻雀變鳳凰」,最後在愛情與麵包的兩難選擇中奮鬥成功的小人物翻身老梗,而是其中的一幕讓我火光到無法忍受:苛刻女主編指著小助理的「難看」穿著,一一細數其來歷;這件是某年某設計師的經典之作、那個色系是某年的潮流、某款式的套頭毛衣是當年某展的神來一筆……諸如此類。可是我不禁想:如果這些衣物都「曾經」是當時的時尚,又為何現在在你們這些專家的眼裡又是「醜而土」的集合?
合理的答案有:1.因為那些衣飾已經退流行、落伍、過氣了,再穿著它們出來簡直是沒見過世面,不懂當今時尚風潮,顯示穿著者對流行美感的無知與無感(或不服從)。2.因為那是小助理自己沒有sense的亂搭,將不同年份不同風格的東西「拼貼」到身上,與經過專業者巧匠費心的設計傑作自是不同,不具有統一的美感、設計感與整體性。3.因為那些衣服都是被淘汰(或移遞)到成衣工業,對時尚源頭的便宜擬仿物,而且還是過期的擬仿物。在大買場量販的粗製品即使仿傚高級時尚,仍然是嗆俗而庸劣。或者更可能是4.以上皆是。這背後的心理,正是說:小助理(起初)不當一回事的高級時尚工業,其實是帶領整個成衣產業與大眾衣著品味的火車頭,它以我們不察但確實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穿衣美感,滲透我們(對人與衣)的審美觀。它既是「美」的製造者、領導者,也是傳播者、評判
者,簡而言之,就是「美」之價值(生產)的核心。這種思考涵藏了「美學之傳播
是由上到下的」精英主義式的觀點。
這部片的文化霸權(hegemony)不言可喻,代表了哪些人、哪些價值觀、哪些既得利益的文化與其複製相當明顯。但我們在批判的同時,也要反省我們自己的立場。一如John Storey在《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中所說:「法蘭克福學派儘管嫻熟馬克思主義,在處理流行文化的文化消費時,根本上還是一種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來談論他人文化的保守論述(一種區分「他們」和「我們」的論述)。此外,從這種分析出發,我們在面對文化消費時,幾乎看不到任何批判參與的空間,只有這種一切答案了然於胸的高傲。」過度地否定他人,根本上就是拒絕溝通,所謂的「批判」也就淪於單方面的「批評」(或只是「蔑視」)。我們不能否認高級時尚對整個衣飾工業圈的確有推動力,也不能忽視「他們」的美感的確影響著「我們」,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選擇自己的「認同」,即使這個認同取自於我們的文化環境。就像馬克
思在說「我們創造文化,但我們用以創造文化的條件與商品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創造」之前,說「文化不曾做什麼,真正作為的是人」。
討論台妹台客的「台式美學」時,永遠吵不完的階級、權力,以及其中糾葛交纏的複雜關係:「那是誰認為的美?這樣的論述又對誰有意義?」以及「那是誰認為的土?這樣的論述又是對誰有意義?」
2009/4/12
我是到了很久以後才能釐清自己為何那麼討厭《穿著PRADA的惡魔》這部片子。並不是因為其中它為時尚工業辯護的立場或捍衛某種意識形態下的美學觀與工作倫理(畢竟它用「無傷大雅」的內幕、批評、諷刺…來呈現商品拜物教徒的偏執、身心症似的身體控制政治學,穿插了描寫產業內部的明爭暗鬥居心叵測的人性與現實,符合我們對該產業的偏見預設,成功地掩蓋了這部片(基底)的認同,轉移了我們的批判焦點,其犬儒的反諷正是極大的偽善),或職場版「麻雀變鳳凰」,最後在愛情與麵包的兩難選擇中奮鬥成功的小人物翻身老梗,而是其中的一幕讓我火光到無法忍受:苛刻女主編指著小助理的「難看」穿著,一一細數其來歷;這件是某年某設計師的經典之作、那個色系是某年的潮流、某款式的套頭毛衣是當年某展的神來一筆……諸如此類。可是我不禁想:如果這些衣物都「曾經」是當時的時尚,又為何現在在你們這些專家的眼裡又是「醜而土」的集合?
合理的答案有:1.因為那些衣飾已經退流行、落伍、過氣了,再穿著它們出來簡直是沒見過世面,不懂當今時尚風潮,顯示穿著者對流行美感的無知與無感(或不服從)。2.因為那是小助理自己沒有sense的亂搭,將不同年份不同風格的東西「拼貼」到身上,與經過專業者巧匠費心的設計傑作自是不同,不具有統一的美感、設計感與整體性。3.因為那些衣服都是被淘汰(或移遞)到成衣工業,對時尚源頭的便宜擬仿物,而且還是過期的擬仿物。在大買場量販的粗製品即使仿傚高級時尚,仍然是嗆俗而庸劣。或者更可能是4.以上皆是。這背後的心理,正是說:小助理(起初)不當一回事的高級時尚工業,其實是帶領整個成衣產業與大眾衣著品味的火車頭,它以我們不察但確實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穿衣美感,滲透我們(對人與衣)的審美觀。它既是「美」的製造者、領導者,也是傳播者、評判
者,簡而言之,就是「美」之價值(生產)的核心。這種思考涵藏了「美學之傳播
是由上到下的」精英主義式的觀點。
這部片的文化霸權(hegemony)不言可喻,代表了哪些人、哪些價值觀、哪些既得利益的文化與其複製相當明顯。但我們在批判的同時,也要反省我們自己的立場。一如John Storey在《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中所說:「法蘭克福學派儘管嫻熟馬克思主義,在處理流行文化的文化消費時,根本上還是一種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來談論他人文化的保守論述(一種區分「他們」和「我們」的論述)。此外,從這種分析出發,我們在面對文化消費時,幾乎看不到任何批判參與的空間,只有這種一切答案了然於胸的高傲。」過度地否定他人,根本上就是拒絕溝通,所謂的「批判」也就淪於單方面的「批評」(或只是「蔑視」)。我們不能否認高級時尚對整個衣飾工業圈的確有推動力,也不能忽視「他們」的美感的確影響著「我們」,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選擇自己的「認同」,即使這個認同取自於我們的文化環境。就像馬克
思在說「我們創造文化,但我們用以創造文化的條件與商品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創造」之前,說「文化不曾做什麼,真正作為的是人」。
討論台妹台客的「台式美學」時,永遠吵不完的階級、權力,以及其中糾葛交纏的複雜關係:「那是誰認為的美?這樣的論述又對誰有意義?」以及「那是誰認為的土?這樣的論述又是對誰有意義?」
2009/4/12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