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雜感:為何我討厭《穿著PRADA的惡魔》這部電影

雜感,從穿衣品味來談

我是到了很久以後才能釐清自己為何那麼討厭《穿著PRADA的惡魔》這部片子。並不是因為其中它為時尚工業辯護的立場或捍衛某種意識形態下的美學觀與工作倫理(畢竟它用「無傷大雅」的內幕、批評、諷刺…來呈現商品拜物教徒的偏執、身心症似的身體控制政治學,穿插了描寫產業內部的明爭暗鬥居心叵測的人性與現實,符合我們對該產業的偏見預設,成功地掩蓋了這部片(基底)的認同,轉移了我們的批判焦點,其犬儒的反諷正是極大的偽善),或職場版「麻雀變鳳凰」,最後在愛情與麵包的兩難選擇中奮鬥成功的小人物翻身老梗,而是其中的一幕讓我火光到無法忍受:苛刻女主編指著小助理的「難看」穿著,一一細數其來歷;這件是某年某設計師的經典之作、那個色系是某年的潮流、某款式的套頭毛衣是當年某展的神來一筆……諸如此類。可是我不禁想:如果這些衣物都「曾經」是當時的時尚,又為何現在在你們這些專家的眼裡又是「醜而土」的集合?

合理的答案有:1.因為那些衣飾已經退流行、落伍、過氣了,再穿著它們出來簡直是沒見過世面,不懂當今時尚風潮,顯示穿著者對流行美感的無知與無感(或不服從)。2.因為那是小助理自己沒有sense的亂搭,將不同年份不同風格的東西「拼貼」到身上,與經過專業者巧匠費心的設計傑作自是不同,不具有統一的美感、設計感與整體性。3.因為那些衣服都是被淘汰(或移遞)到成衣工業,對時尚源頭的便宜擬仿物,而且還是過期的擬仿物。在大買場量販的粗製品即使仿傚高級時尚,仍然是嗆俗而庸劣。或者更可能是4.以上皆是。這背後的心理,正是說:小助理(起初)不當一回事的高級時尚工業,其實是帶領整個成衣產業與大眾衣著品味的火車頭,它以我們不察但確實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穿衣美感,滲透我們(對人與衣)的審美觀。它既是「美」的製造者、領導者,也是傳播者、評判
者,簡而言之,就是「美」之價值(生產)的核心。這種思考涵藏了「美學之傳播
是由上到下的」精英主義式的觀點。

這部片的文化霸權(hegemony)不言可喻,代表了哪些人、哪些價值觀、哪些既得利益的文化與其複製相當明顯。但我們在批判的同時,也要反省我們自己的立場。一如John Storey在《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中所說:「法蘭克福學派儘管嫻熟馬克思主義,在處理流行文化的文化消費時,根本上還是一種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來談論他人文化的保守論述(一種區分「他們」和「我們」的論述)。此外,從這種分析出發,我們在面對文化消費時,幾乎看不到任何批判參與的空間,只有這種一切答案了然於胸的高傲。」過度地否定他人,根本上就是拒絕溝通,所謂的「批判」也就淪於單方面的「批評」(或只是「蔑視」)。我們不能否認高級時尚對整個衣飾工業圈的確有推動力,也不能忽視「他們」的美感的確影響著「我們」,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選擇自己的「認同」,即使這個認同取自於我們的文化環境。就像馬克
思在說「我們創造文化,但我們用以創造文化的條件與商品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創造」之前,說「文化不曾做什麼,真正作為的是人」。

討論台妹台客的「台式美學」時,永遠吵不完的階級、權力,以及其中糾葛交纏的複雜關係:「那是誰認為的美?這樣的論述又對誰有意義?」以及「那是誰認為的土?這樣的論述又是對誰有意義?」

2009/4/1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幸運餅乾箴〉

如何穿過城市如 穿上一隻自小伴生的鞋 如何去愛自己如 廣告裡暗示的那樣 如何想起遺忘如 記住佚文裡的讖言   如何表示在場 即使缺席過往 如何擁抱傷痛 在還疼的時刻 如何提出異議 復又適時妥協   如何,在不損及字義的情況下 理解宇宙真理及自己 如何正視鏡中的責備和年歲 又如何愛對一個人如 錯過另一個 如何漏印所有的「?」 讓肯定和懷疑流轉不息 無可如何   2024/9/19 初稿

〈島上,革命,雨〉

島上,革命,雨 邪惡正在蔓延,雨 下個不停 一 火車進站了,革命的人群 應該要開心但似乎沒有 車廂裡沒有持槍的劊子手 廣場周圍也沒有 但不知為甚麼,群眾疲憊 等待 靜默,偶爾口傳 鴿子的言語 那預定受審的前日 元首順著自己的謊言溜走了 邪惡還在擴大如 遠方沒有戰爭 燎起一些歸鄉的人 燎起一些無家的人 似雨 一直一直 下著 二 沒有人記得雨剛開始下大的時候 大約是在冬季 我們因厚外衣而麻木 電視仍然開著 也只是開著 也許可以阻止,也許 一開始可以 悲哀到來,真正 在我們眼前擴散 曾經親愛的情人, 冒雨相擁,但沒人流淚 連同懷裡 溫順的寵物 都不能 在這場雨中。 三 當積雨漫上店招 我們高素養的市民 終於拾起典型的性格爭吵 雨已經很明顯了 管制也是,雖然看上去 就像新的一樣 全新的。全新的 關心,最好的質的 以一種無比自信的語氣 以愛之名,鬥毆 都要和平進行 在光線充足的場域 由我們自己,是的 我們必得圍成 秘密結社般的一圈 撐著傘觀看,可以 評論,可以離席 怎麼樣都可以 雨滲進首都的地鐵裡 邪惡滲出我們的心 四 雨沒有停止的跡象 我們都在忍耐 有些人說錯了話, 有些話說錯了時機 廣場上聚集了聲音太多 要求致歉 這個城市因雨實施宵禁 城裡的孩子開始蓄鬍 改名,流行忘記 不分性別,正確 而徹底 他們汲著未乾的雨鞋聚集 夜一樣深的網路前 也許正密謀一場最大規模的逃離 逃離早已潰敗的革命 屬於我們這世代的革命 明天依舊下雨 五 島上的雨,紀念 寒愴落魄的革命 所有人都買了秘密抽屜 在雨最集中的中午和 做錯事時可以把頭埋進去 新的革命謠言 隨著民選國會的壞掉 星散,留在廣場上的人 遺忘傘,姓名,他們自己 說服了自己 在下了很久的雨之後 我們都累了 包括繼任元首 他的政敵,府邸樂師 秘書和狗 出門前脫水的衣物 不急著晾起 新的鋒面無人注意 雨來襲,終於有人 為不幸而活 六 等雨停的人漸次放棄 蒐集藉口 默認了城裡有人 在雨中暴露生殖器 宣稱這是接受自然洗滌 雨瀝瀝下濕 過去堅硬的那些 大幅度落後工程進度的病院 呻吟的弄堂漏...

〈星期一,問題概念化〉

  憂鬱她 帶走共同監護的生活 說:既然不痛了 那也應該不愛了對吧? 一時之間語塞 不敢望向那裡   曾想我們能共存共老 哪天再養兩隻熱帶魚 不會寂寞,嚎叫。生病死掉 沖走就好 也許有一天就連 執著和瘋恙 也都能成為我們的室友 半夜夢遊,偶爾 砸壞床而跑來一起睡 會習慣的,對拍門 以及不意的溫暖   我是好著的嗎? 有陣子,我的憂鬱——我都 喚作親愛的——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彼時陪她 在死蔭幽谷散步,聽她 數落自己,告訴她 我懂,真的 不是妳的錯。   我們只差一個擁抱 而她其實並不喜歡, 連不喜歡自己這件事 都讓她不喜歡 所以就走走 不牽手   然後生活就在那之中 不知何時,早餐麥片碗 多了一個,冰箱裡 零卡可樂的位子被橘子 汁水消滅 假日大家在西曬的窗邊 眺望不存在的海 她們不會問 我好不好   直到現在我仍想念 往日圍坐飯桌的時間 她們給我的 像家屋的燈暖 像癌上的痂 像狼狽僅剩的皮毛 那些可愛可惜之處 那些留我於此的事物   2023/7/3 初稿 2023/10/14 大改